【感冒周風險】「心肌梗塞」比平時高6倍😱

收藏
【感冒周風險】「心肌梗塞」比平時高6倍😱

【感冒周風險】「心肌梗塞」比平時高6倍😱 流行性感冒(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。香港全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出現,相信大部分人對於這個病學名稱並不陌生,但絕不要對這傳染病掉以輕心,尤其是現時踏入乍暖還寒的季節,絕對是感染流感的高峰期。

⭐什麼是流行性感冒? 流感病毒有A-D型,只有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節性流感流行,包括A型的H1N1及H3N2兩種亞型,與B型流感病毒的B/Victoria及B/Yamagata兩種系。

⭐感染流感的病徵及嚴重性: 感染流感後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疲倦、流鼻水、喉嚨痛及咳嗽等,有部分感染者會伴隨有噁心、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。

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、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,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。雖然流感傳染力很強,但大部分流感患者多屬輕症,因此上學、上班的民眾,如有發燒、類流感症狀時,至少要在家休息至退燒後至少24小時,約1週即可痊癒;惟少數患者(如老年人、幼兒、患有心、肺、腎臟及代謝性疾病(糖尿病)、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危險族群)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,包括肺炎、腦炎、心肌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等,甚至導致死亡。

過去就有研究指出,流感或感冒期間,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期。2018年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上一篇來自加拿大的研究發現,在罹患流行性感冒(流感)的一周內,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是平時的六倍。超過七天,心肌梗塞風險則可以恢復正常。所以如果於感冒期間做激烈運動,很容易造成造成心血管發炎形成血液凝固心肌缺氧的狀態。

⭐有流感症狀時,何時要就醫? 由於流感病程演變快速,所以如有症狀應立即戴口罩至鄰近診所就醫,並依醫囑服用藥物。出現危險徵兆,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發紺(缺氧、嘴唇發紫或變藍)、血痰、胸痛、意識改變、血壓低等,請儘速/轉診至大醫院,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,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。

⭐治理方去: .充足休息和多喝水 .若出現流感病徵,切勿上班或上學。如果病徵持續或惡化,應立即求診 .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藥物,服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或加快痊癒 .抗病毒劑能減輕病情和縮短患病時間,但必須經由醫生處方才可服用

⭐該如何做,才能有效對抗流感? .要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.要用肥皂勤洗手、咳嗽戴口罩等生活好習慣 .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防範病毒傳播 .要警覺流感症狀,及早就近就醫治療 .生病要按醫囑服藥多休息,不上班不上課 .危險徵兆要儘快就醫,掌握治療黃金時間

提提大家,假如罹患流感或感冒的一周內,絕對不可以過勞,應該在家好好休息!